美国大幅调整全球关税:最高41%税率,8月7日正式生效
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,全球贸易体系迎来新一轮震荡。
美国白宫7月31日晚发布公告,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命令,对69个贸易伙伴的输美商品实施全新关税结构,税率范围从10%到41%不等。
新关税体系将于美东时间8月7日凌晨12:01正式生效,留给各国的谈判窗口仅剩最后三天。
此次政策调整中,加拿大成为西方世界中受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,其输美商品关税从25%直接上调至35%。而叙利亚则面临最高的41%关税,瑞士税率定为39%。
根据行政命令附件,美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设定了差异化的关税标准:
台湾地区商品适用20%的关税税率,南向投资较多的国家中,印度为25%,越南20%,而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尼、泰国均为19%。
日本、韩国、新西兰等重要贸易伙伴被划入15%税率区间。
最严厉的关税制裁指向叙利亚(41%)、缅甸和老挝(40%),以及伊拉克、塞尔维亚(35%)。
未列入附件清单的国家将统一适用10%的基准关税。
行政命令对欧盟采取了特殊处理方式:若欧盟商品的现行关税税率低于15%,美国将加征额外税率使其总税率达到15%;若现行税率已高于15%,则维持原税率。
这一措施被国际贸易专家称为“补足关税”,实质性地提高了多数欧盟输美商品的税率水平。
瑞士作为非欧盟但紧密关联的欧洲经济体,被单独设定39%的高税率,引发瑞士政府强烈反应。瑞士官方在社交媒体上表示“深表遗憾”,强调尽管双边谈判取得进展且瑞士始终秉持建设性立场,美方仍执意征收单边额外关税。
行政命令中特别强调打击通过第三国“转口规避”行为。
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获得授权:一旦认定商品通过第三国转运规避原产地关税,将额外征收高达40%的惩罚性关税及相关罚款,且不得申请减免。
CBP将每半年公布涉嫌参与转运的国家与设施名单,供政府采购、国家安全审查和企业尽职调查参考。
KPMG安侯建业税务投资部执业会计师张智扬警示:“企业应特别注意供应链透明度与原产地证明的合规性,以避免被列入名单或遭受高额关税。”
加拿大在此轮调整中遭受显著冲击,税率从25%提升至35%,于8月1日立即生效。
白宫声明解释称,此举是“为应对加拿大持续的不作为和报复行为”,并称总统“认定有必要提高税率以有效应对当前紧急局势”。
特朗普公开批评加拿大在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的立场,称“达成协议变得困难”,并指责加拿大领导层“表现不佳”。目前加拿大贸易谈判团队正在华盛顿,但官方对谈判细节守口如瓶。
与加拿大的强硬态度不同,美国对墨西哥采取了相对缓和的政策。特朗普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通话后宣布,暂缓对墨新关税措施90天,以便双方进行贸易协议谈判。
值得关注的是,美国同时宣布对关键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。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巡逻局的通知,电脑、芯片、智能手机、半导体等电子类产品将不受新关税约束。
豁免清单包括:电子内建电路、半导体器件、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、固态硬盘、内存、路由器、服务器等。苹果公司的iPhone、Mac、iPad、Apple Watch等主要产品均包含在内,但AirPods和HomePod未被豁免。
特朗普同日签署的另一项行政命令宣布,从8月29日起暂停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。
这意味着小额跨境包裹将开始缴纳适用税费,可能直接影响跨境电商和消费者。
新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反对。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直言:“特朗普的关税贸易战是对美国人民的一场贸易战。美国企业需要确定性,但得到的是混乱和通胀。”
南非贸易、工业和竞争部长帕克斯·陶表示:“更高的关税对南非出口能力构成威胁,特别是在汽车、农产品加工、钢铁、化工等关键行业。”
印度央行前行长拉古拉姆·拉詹警告:“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,这是一次严重的需求冲击。你会看到很多央行考虑降息,因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在这些关税影响下放缓。”
全球市场对新关税政策反应消极,担忧物流中断、价格上涨和贸易报复风险加剧。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已对特朗普动用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征收关税的合法性表示怀疑,但尚未作出最终裁决。
未来七天,各国贸易代表将在华盛顿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。美国海关每半年一次的“规避名单”发布机制,将国际贸易合规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。全球供应链的透明化时代加速到来,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国际采购策略与产地布局。
正规炒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